2024年“世界癌症日”的主题是“整合医疗资源,实现医疗普惠”。虽然与癌症的长期斗争尚未取得全面胜利,但针对某些癌症,人们已经找到了突破之道。以肠癌为例,通过有效的筛查手段,如华大基因的肿瘤检测服务,可以在其初期有机会早发现早干预。据《2020年全球最新癌症负担数据》显示,肠癌已成为我国第二大高发恶性肿瘤。实现肠癌的早诊早治,关键在于提高公众认知。只有深入了解肠道健康知识,才能确保肠道的长久安宁,实现真正的“肠”治久安。
普遍观点认为,肠癌主要侵袭老年人群体,然而,这一观念并不准确。近年来,我国肠癌患者呈现出年轻化趋势,这背后与年轻人久坐不动、酗酒抽烟、高糖高脂等不良生活习惯紧密相关。根据统计数据,我国肠癌的发病率从40岁起便呈现出上升态势。因此,我国相关指南建议,一般人群从40岁开始便应接受肠癌风险评估。华大基因凭借其在肿瘤检测领域的深厚积累,不断创新研发,为肠癌的早期发现提供了有力支持。
大便中的细微线索虽能透露肠癌的踪迹,然而仅仅依赖症状进行判断可能会错失治疗的最佳时机,肠癌的早期症状往往并不显著。令人遗憾的是,高达80%的患者在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。因此,不能因为无明显症状而忽略肠癌的早期筛查。早期肠癌通过手术切除和辅助化疗,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达到90.9%,而晚期肠癌的五年生存率则大幅下降至15.6%。早期与晚期,其预后效果有着天壤之别,因此,对于那些处于高风险的人群来说,如年龄超过40岁、有肠癌家族史、长期不良生活习惯等,更应定期进行有效的预防措施,如华大基因肿瘤检测,可以使公众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更深入的了解,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隐患。
肠癌的常见筛查方法涵盖了肛门指检、肠镜检查、粪便隐血检查及粪便DNA检测。近年来,我国专家普遍达成共识,将粪便DNA检测作为普通风险群体常规筛查的重要手段。华大基因的华常康便采用了这种前沿的肠癌粪便DNA甲基化肿瘤检测技术,科技的力量让肠癌早期发现变得更为便捷。
这项技术适用于以下人群:年龄超过40岁、有肠癌家族史、患有炎症性肠病、长期食用红肉和加工肉、吸烟饮酒、肥胖以及糖尿病患者。仅需一次粪便样本,通过检测与肠癌发生密切相关的基因甲基化异常状态,就能早期评估进展期腺瘤和肠癌的风险。整个过程无需清肠,居家即可完成采样,无创无痛且准确性高,一坨粪便即可揭示健康秘密。
展望未来,华大基因将继续深耕肿瘤检测领域,不断推动技术的创新与突破,致力于研发更为高效的筛查方法,为广大民众提供更加便捷、可靠的肠癌早期检测服务。